第三十八章 省级病例大赛初选结果出炉(1 / 2)

“这次主刀的医师是市一院的吴亭医师,整个手术方案也是他设计的。”

姜丰解释的时候,也是有些难以置信。

“市一院,吴医生?”

蔡东宝和王院长都是有些纳闷。

金宇这时候才志得意满的站了出来:“吴医生是我邀请过来的,本来我也是想等姜主任到了之后,进行一个会诊,大家一起讨论一個方案。没想到,吴医生给了我一个惊喜,看完患者的情况后,直接有了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。”

“所以,在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,我们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开始了手术。索幸,手术圆满成功。”

听到金宇的解释,众人这才看向了最不起眼的小医生吴亭。

“吴医生,没想到你年纪轻轻,有着这么厉害的医术。实在是太感谢你了。”

蔡东贝真诚的感谢,毕竟吴亭挽救了他儿子的前途。

蔡东宝也是惊喜的看向了吴亭,心里面也是盘算起来,正好这一次《健康之路》的节目也要邀请市一院的专家,到时候跟霍主任好好聊一聊吴亭的情况。

除了医术,吴亭的颜值也是一个加分项,要是能够合理的包装,没准能成为节目的爆点。

当然,具体的安排还不着急,这几天蔡东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。

这一次除了《健康之路》这个节目要上马,他的手上还有着一个纪录片在拍摄,内容是关于禾城的城市发展,工业改革的,现如今非常注重生态和环保,所以也在摸排记录一些老化工厂。

前几天,拍摄组的导演跟自己汇报过,下一次拍摄的化工厂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,尤其是消防方面,之前还接到过好几次的举报。

这一次,拍摄团队准备去拍摄,蔡东宝也要给他们开个会,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,同时也要注意安全。

蔡东宝心思深远,也没有立刻和吴亭讨论《健康之路》节目的事情,单纯的作为患者的大伯,表示了感谢。

“吴医生,感谢感谢。”

蔡东宝也是伸出手和吴亭握手。

王院长当然也是表达了感谢,心里面也是感慨,市一院还真是卧虎藏龙。

众人又是一番寒暄客套之后,也是准备各自离去。

姜丰走之前,舔着脸:“金主任,能不能将吴医生的这台手术录像拷给我,让我拿回去给科室的医生们学习学习。”

金宇征询了一下吴亭的建议,吴亭当然是同意,这也是帮他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事情,何乐而不为。

说不得,因为这些手术录像,自己能够结交一些医学领域的新朋友,或者得到一些手术机会。

“吴医生,方才我们院长也说了,会将你的手术视频拿出来,让我们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都观摩观摩。你要是有时间的话,到时候过来一起交流交流。”

金宇提出了邀请,吴亭自然是欣然同意。

“能够和同行们交流学习,也是我的荣幸。”

对于吴亭包容开放的态度,谦逊低调的姿态,在场的几个大佬也都是非常欣赏。

完成任务后,吴亭也是第一时间赶回了市一院。

接下来几天,一切照旧,吴亭继续观察,查房。

周三的时候,程枫顶着一个黑眼圈,将改好的病历资料提交给了吴亭。

“亭哥,提前完成任务!你看看没问题就可以提交给霍主任了。”

看着程枫这般的勤勉,吴亭也是有些意外,不愧是学霸,这执行力,自制力。

“好的,那就多谢了。”

“亭哥,见外了不是。等通过了,好好请我吃一顿大餐就好。”

“我一会还要去跟一台手术,就先走了。”

告别了程枫后,吴亭也是看起来程枫写的病历资料,果然,格式和详实程度上,比自己可厉害多了,看了一遍没什么问题,吴亭直接提交给了霍主任。

病例资料发出之后,没过来过久霍主任就给了回复,完成的非常好。

对于吴亭和程枫的精诚合作,霍主任也是非常欣慰。

经过初选之后,急诊科最终的三个病例名额也是出来,在科室内进行了公布:

第一个病例,正是吴亭的清热化痰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气管切开术的病例,联合了中医科,又具有独创性和推广性。

第二个病例,乃是来自姜明的一个罕见阑尾炎合并腹内疝(阑尾系膜裂孔疝),这个病例典型,也是联合了普外科的医生,共同完成的手术,非常具有代表性。

第三个病例,则是属于内科组的另外副主任医师,是一个罕见的木村病患者,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,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良性免疫慢性炎性疾病。

最早发现这个疾病的是一位名叫木村的岛国医学家,木村病就是根据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,也叫KD病。木村病无传染性,在临床上较为罕见。目前有文献记载的病例以亚洲男性多见,发病年龄多在20~40岁。

推选这三个病例,除了病例本身,霍主任当然还综合了科室的各个医疗组和小团队。毕竟,吴亭现在还是一个新人,不可能给他两个名额。

不过,好消息是,吴亭的那台